南共市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重启自贸协定谈判
不过,完全没有土地财政,仅仅靠税收来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是没有可能性的。
如果说财政问题上是一片混乱,税制问题上基本上是错误思潮占主导。因为财政体制现在的分配完全是有利于城市居民的,特别是完全是有利于体制内的。
原来民富过,现在不富了,所以要寻找"重返民富之路",但是就我活的这几十年和我读过的中国历史的这几千年,我没看到以前有过什么民富,所以不知道往哪儿重返。实际上我们财政体制第二个主要问题,就是我们财政资源歧视性分配,严重的强化了我们的贫富差距。但如果税真不能加,只能砍福利。那么,什么叫做新型城市化?原来那个旧在什么地方?这个新又新在何处?我觉得政府还只是刚开始有了模糊的意识,我们媒体和学界自己更糊涂就没希望了。我们现在土地还在招拍挂,如果按照中央文件里面说的"严格区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用地"(当然这个口号其实也是有问题的),假定真正按照这个口号去做,很快就没有经营性土地可卖了,就不能招拍挂了,那么城市建设城市发展怎么办?现在我们在这方面可以说没有做任何准备。
因为营业税改增值税实际上就是降低增值税税率,我们原来增值税都是17%,现在推广到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就把17%降到了7%、5%,而且也确实会减相当一部分税。而且这绝不仅仅是权力精英,还包括我们的财经精英,艺术精英,体育精英,文化精英都是这个体制的受益者。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使得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投资增长,由此陷入一个"高投资、高储蓄"循环而难以自拔。
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有48.0%左右,其中居民消费率仅为35.6%,分别比世界平均水平低约30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2002年到2005年7年期间,"双顺差"更是分别接近或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从国际比较看,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和居民消费占支出法GDP的比重都是非常低的。因此,政府可以依赖其掌握的税收权和资源控制权,不断把财富从企业和居民手上转移到自己的手上。
另一个是假原因,即国民收入(GDP)账上把部分人力资本投资错算成了消费,孩子少,其实是人力资本投资少,却在账上被记成是消费少了。因此,中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失衡就其根本是国内(全球)权力配置的失衡。
就这样,在权力失衡下,收入和支出结构会失衡,中国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较大的内部失衡。进入21世纪后,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十分明显。首先,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元霸权激发两种冲动:一是美国以外的国家尤其是渴望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极力向美国出口商品,以赚取美元,增加美元储备,维持对外经济安全和币值稳定。错记与漏计,使收入、储蓄率及投资率皆被低估,孩子愈多,被低估得愈多。
同时由于国有垄断企业基本不用分红,这些国有垄断企业积聚了大量本应分给国内居民的财富。而由于边际消费递减规律的作用,收入分配差距的悬殊会导致我国总消费不足。这无疑,也降低了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增长率及其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资本所有者和城市居民,从而导致中国收入分配上的严重失衡,收入分配的失衡会加剧人们的储蓄倾向。
而外部均衡则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进入2000年以来,经济增长结构变化的显著特征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迅速下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增长。
③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会极大提高中国房地产的建设成本,而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则会扭曲房地产需求结构,使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成为主体,在供求双方的作用下,中国房地产价格严重偏离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导致人们为购房而不得不储蓄。然而,从经济学来讲,就其根本,不管是内部失衡还是外部失衡,都是一国收入分配失衡的表现。
消费不足、储蓄过度的背后其实是收入分配问题。这样,在高储蓄和错误的汇率政策下,就产生了一个"抑制消费支出"的客观后果,进而导致我国经济失衡。而到2009年,它们分别为47.7%和52%(见图一)。此外,由于中国的高储蓄和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也使得全球利率可以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高投资又会带来未来的高收入和产能过剩,为此,又不得不通过加大出口来化解国内的过剩产能。总的来说,正是美元霸权,使美国成为一个"世界之胃"(高小勇,2005),从而导致中国等国家可以长期依赖出口导向的战略,使大量出口成为可能。
自2002年以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账户均出现了大规模顺差,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使得外国资本大量流入我国,央行被迫大幅增加储备资产,外汇储备因此而迅速扩大。如果没有美元霸权和美国的过度消费,中国的出口导向政策是难以为继的,从而中国不会承受长期的国内失衡。
通过比较各国的情况,可以发现象中国这样持续出现双顺差的现象在大国中是没有先例的。2000年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65.1%,2005年消费的贡献分别变为37%。
就出现"双顺差"现象的频率而言,中国达到60.87%、新加坡达到50%,俄罗斯则达到60%。或者虽然涉及到了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某些决定因素,却未能展开进一步深入分析,也未能联系全球化及美国主导下的经济和资源配置格局(如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论)。
而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长期将净出口视作拉动经济的"马车",长期维持一个"低于均衡水平的汇率"。由于资源和经营权力的垄断,这些国有垄断企业中的经验管理者和员工就可以利用手上的资源控制权和垄断收益为自己分配更多的利益。由此,我们可以说,经济失衡的背后其实是权力失衡。这种理论认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悬殊,财富高度集中在高收入阶层手中。
资产难以证券化,人力资本变现能力差。②忽视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就业、医疗保险、教育和基本住房等)的均等化,一方面使人们不得不为应对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而增加储蓄。
与消费一路下降相对应的是我国的投资和储蓄自2000年后却呈上升态势。内部均衡指对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或者简单地说,内部均衡是指国内经济处于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并且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Y(国民收入)=c(消费)+i(投资)+nx(净出口),低消费、高储蓄的背后所对应的就是高投资和高出口。权力配置结构直接决定了一些集团(群体)相对于其他集团(群体)的支配权、控制权和话语权,从而也就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权和使用权、收益的分配权以及制度生成和演化的方向,并进而导致资源、要素流向的失衡和收入的失衡我们常常在媒体上看到和听到这样的话语:当前的全球经济是失衡的,中国的经济也是失衡的。
低利率又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的消费和住房投资,使得许多没有收入支撑的每个人也大肆购买住房和汽车以及大量消费进口品。其中出现过"双顺差"规模都超过GDP1%的国家共有4个,"双顺差"规模都超过GDP2%的国家只有中国和新加坡两个。因为资源和财富的居民所有,政府和国企就无法推行投资主导模式、无法垄断经营、无法利用手上的权力为自己获取巨额的灰色收入下面我们看看,权力失衡对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具体影响。
他论证道:高储蓄率必定导致高投资率。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不得不延续"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从而导致日益加重的中国性别比例失调,迫使男方增加储蓄,提高竞婚姻市场的竞争力。
资产难以证券化,人力资本变现能力差。其中,政府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政府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滞后又是造成收入分配悬殊的主要原因。
首先,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元霸权激发两种冲动:一是美国以外的国家尤其是渴望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极力向美国出口商品,以赚取美元,增加美元储备,维持对外经济安全和币值稳定。这是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真原因,即儿女少了,为养儿防老,只好靠多储蓄物质资本来防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5MoBan@YunYunAn.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后台-全局配置-定制标签-内容页声明修改】。
标签: 迎春风 趣运动 强英语 齐上进 世行警告欧洲将面临严重能源危机 英媒:中国能源将目光转向中亚 拯救生命,刻不容缓--从马航失去联系说起之四 乌克兰石油天然气产量下降 中石油紧急通知:防止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 英国北海油气投资2010年将增加3亿英镑 乌克兰石油天然气产量下降 傅成玉透露中海油一季度收益良好 英国大力推动新兴海洋能源发展 BP计划3年内税前利润提升30亿美元 黑龙江空管分局气象台聚力建设幸福“家”文化 中石化开辟西部油气资源战略主战场 意大利埃尼出售两油气公司谈判进入最后阶段 工程指挥部召开团支部成立大会 BP每年10亿美元投资替代能源四大领域 深航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海口 曾称“天气原因” “黄标限行”在即 机场快线多措并举提增运力 阿尔山机场开展气象日科普宣传活动 四专家遥忆中石油10年改革路
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岸田紧抱美大腿,日媒泼冷水:“蜜月”戏码背后藏着“日美一体化”风险
燃油附加费最高标准下调 定价方式首次改变
促进“警、网、法”充分融合浙江余姚建立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
深入航线召开持续安全整顿会
金融机构解囊给“小巨人”解渴 湖北400亿金融活水涌向专精特新
马方确认军事雷达曾发现不明飞行物,但未拦截